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艺苑

红嫂村·沂蒙人

作者:刘 力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4-12-30

在鲁南沂蒙山区,有个叫常山庄的小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传颂至今。40年前,京剧《红嫂》赴京演出,历经数月,盛演不衰……

《红嫂》被改编为芭蕾舞剧《沂蒙颂》,又拍成电影,作品闻名遐迩,一首荡气回肠的歌唱红了大江南北。“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蒙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那以后,常山庄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越来越多的人称之“红嫂村”。

歌声自年幼进入我耳中,至今六十年仍在心中震荡。秋色浓浓的艳阳天,揣着童年的歌少年的梦,我走进了四面环山的红嫂村。立于村中广场眺望,一条清澈的小河穿村而过,村中平房整齐排列,唯有村北小山坡上,留着数十间不太齐整的石头房,静静地望着小河,似乎要给人们说些什么。

怀敬仰之心,踩着那首歌的音符走过小桥,举目便是参天梧桐,驻步树下的红嫂群塑,心中唱起那首歌,寻找戏中、书中、电影中的记忆。

漫步穿梭于那些低矮的石屋。石屋被维修加固过,旧迹依稀,隐约仍在诉说“从前”。屋内,旧物件件摆放着,墙上的图片和人物雕塑都在讲述红嫂,讲述八路军、解放军的故事,石屋中的我,深深沉浸在时光隧道中。

被誉为“红嫂第一人”的明德英,救下了已休克的八路军战士彭小春,周围无水源,她用乳汁唤醒伤员,又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母鸡,熬汤给伤员滋补,直到伤愈归队。多年后,好多信好多人寻找红嫂,方知明德英老人救过的伤员不可计数。

王换于办起了免费的战时“托儿所”,抚养了38位革命后代和烈士遗孤,自己的四个孩子却先后夭折,战后,那些孩子成群回村寻找王妈妈。

祖秀莲硬是用她瘦小的身子把身中五枪、奄奄一息的郭伍士藏在了洞中,草药疗伤,杀鸡熬汤,两个月后,郭伍士重返前方。8年后,郭伍士辗转找回沂蒙,落户红嫂村,认祖秀莲为母,为她养老送终。

日烙煎饼八百斤,拥军支前的“沂蒙六姐妹”,带着三十名妇女跳入冬日河中为解放军火线架桥的李桂芳……故事太多太多。这是沂蒙山伟大的女性群体,她们都有一个名字,叫“红嫂”,那份大爱情怀叫“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巾帼永难忘。

陈毅元帅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风雨飘摇,当年的红嫂大多离开了人间,但那十年里,在这养过伤的三位元帅和千余名中国军人记得她们,一代代中国人记下了她们,那份永远的“红嫂情”!

抚着石屋泪满眶,挪步村中脚难抬。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村子的,拂煦的微风,静流的小溪,目送三步一回头的我。我的脑中全是石屋,还有屋中的文物和故事,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红嫂村旅游区于2008年开始打造,现在是4A景区。老村保留,村民迁到数百米外,政府为他们建起了崭新的、整齐的村落,新村老村交映也是一道风景。

新村里,平房院落排排幢幢,户户相连。脱贫致富给老区送来了希望,村民大多从事种养,附近建起的红嫂影视基地也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旅游更带来了兴旺红火。

漫步村中,只见家家种蔬菜、养鸡鸭,户户院中有果树。秋天的风里,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山楂、板栗、柿子分外诱人,无不透出丰收的喜悦。

走进一户人家,中年夫妇热情相迎,把桌椅摆在了院中,给我们端来了沂蒙果茶,不一会儿又端上了红烧鱼、豆角和紫菜蛋汤。嫂子说,鱼是河里捞的,菜是自己种的,鸡是院里养的,尽管吃。主人就在我们边上摆桌,男主人自斟自饮,给我们说起了红嫂村,不光说历史,还有新农村建设,还有旅游分成。吃完结账仅数十元,我愣愣地望着嫂子,她笑笑说;“红嫂村不挣客人的钱。”

邀我前往的当地人小卜憨憨地说:“这回知道什么是沂蒙人了吧!”回味嫂子和小卜的话,我边走边在想着什么,看着小卜,我猛然醒悟,我俩所有的交往和交谈无不如此,陪游数日,除了介绍沂蒙风情,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律师调解工作和爱心基金会,说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沂蒙山,让淳朴善良的沂蒙人生活得更好些。这其实就是一份大爱,沂蒙人的大爱。

行走沂蒙山,回味数日所遇。导游讲解员、伴游朋友、餐馆夫妇、问路陌生人、果园农民……全是热情的笑脸,全是爽心的话语,没人留下姓名,因为他们全是沂蒙人。

行走沂蒙山,见到的是青山绿水,听到的是感人的历史和故事,见到的是脱贫后仍守着初心的村落,留下的是忠厚本分的印象和朴实贴心的话语。这点点滴滴不就是沂蒙人,不就是沂蒙山精神凸显吗?

离开红嫂村,《沂蒙颂》一路伴随我,“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迎朝阳……”歌在耳边飞,心在景中游。


责编:王娜娜 徐榕悦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投稿邮箱: sdrdxcc2016@163.com 
 信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