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人民至上,在民主决策中增进民生福祉
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广泛集中代表智慧。市人大相继在四次市人代会上作出关于加强青州云驼风景区保护、青州古城保护修复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西南山区生态保护等四个决议,划定保护范围,落实保护责任。及时向潍坊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立法建议,市县两级人大联合开展立法调研,推动出台《潍坊市青州古城保护条例》,织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网”。
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强化监督质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常态化监督、重点监督、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青州古城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州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常委会在各镇街人大推行民生实事票决制。在民生实事征集环节,广泛听取群众诉求,充分体现民意;在审议论证环节,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和问卷调查,深化可行性论证;在票决环节,由人大代表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在落实环节,组织人大代表通过绩效评价、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全过程监督推动项目落地。目前,各镇街人大票决确定的雨污分流、危房改造、道路提升等42件民生实事项目已有效办理,实现了“项目来自民声、主题突出民生、推动依靠民力、结果赢得民心”。
聚焦急难愁盼,以刚性监督强化履职实效
常委会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对教育、就业、养老等领域的542项民生议题展开监督,持续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打造全链条监督闭环,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民生议题,在初次审议并下发审议意见后,在下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再次听取审议意见办理工作的报告并进行工作评议,确保审议意见落到实处。近年来,常委会先后对食品安全、美丽乡村建设等8项工作进行“二次审议再监督”,32件审议意见全部办结。
积极探索“人大+第三方”模式,在监督工作中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或社会组织,参与监督议题的调查评估,用客观的视角、科学的手段,评价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情况,确保人大监督更精准、更到位。
不断创新机制,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专门委员会联系专业代表小组、代表建议督办“421”工作法、代表履职管理星级考核等工作机制,密切与群众联系,激发代表履职动力。
目前,“链上建站”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在产业链上设立代表联络站11个,已有380余名代表进站履职,汇聚产业发展合力。比如,现代花卉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拓展线上直播销售渠道的建议,助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转交市政府办理。在常委会跟踪监督、人大代表积极推动下,中国青州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迅速成立,引领全市花商花农“触网”发展,目前全市80%的花卉企业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线上销售额占比30%以上,产值达40亿元。
责编:王娜娜 徐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