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代表履职网络平台,打造信息化管理模式;丰富代表履职渠道,创新网上接待、主题接待、行业接待,让代表走出去……临沂市兰山区人大常委会秉持“服务中心、紧贴民心、把握中心、不断创新”的理念,积极作为,摸索出一条创新人大工作建设、促进代表履职的道路。
11月3日下午,省人大新闻媒体采访团来到兰山区,先后到汪沟镇沂河新能源代表接待站、柳青街道朱夏社区代表接待站以及兰山街道兰田教育用品基地代表接待站,实地了解兰山区人大工作的新动态、新经验。
代表履职“信息化”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为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进一步调动代表的积极性,兰山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启代表工作信息化新模式,推动人大工作进入“互联网+”时代。
对区人大网站进行改造升级,并为各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人大网站。搭建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实现了履职“上网”,每名代表可以登录查看履职相关信息,第一时间获取人大工作动态,了解代表活动计划安排,方便代表“回头看”,更好地规划代表工作,查找问题,总结经验。
同时,加强对代表履职情况的硬性考核,根据各镇(街道)的实际情况,拟定代表履职评价标准,对代表参会履职、调研接待、小组活动、联系选民等工作进行评价,结果“上网”,将代表的履职情况量化为一项项分数,作为评价代表工作情况的一项重要依据。
联系选民“常态化”
投资2300万元开通全市第一条镇村公交环线,让全镇村民过上了村村通公交的日子……这是汪沟镇为代表接待活动中群众反映的镇村出行难问题开出的“药方”,这一举措辐射周边48个村,方便了5.6万人的出行。
兰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创新,不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人大代表在按照值班表按时进站接待群众以外,又走出代表接待站,走村居、进社区、访企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深入群众听取第一手意见。
借助人大网站这一信息化平台,各镇(街道)迈出了“常态化接待”第一步,建立了网上接待制度,全区11个镇(街道)人大网站全面开通代表网上接待模块,各镇(街道)每月安排两名值班代表,群众可以登陆网站直接提交意见和问题,由值班代表查收后给予答复或转办,群众足不出户也可以向代表反映问题。实现了定期与日常相结合,当面与网上相结合,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兰山区在创新选民联系方式上作出的大胆探索,充分发挥了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的良好效应。自开展接待活动以来,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3847件,其中2835件已得到了协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