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十二届一次会议报告简报
简报二十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 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时间:2013-01-28

 

   1月26日上午,济宁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姜异康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对今年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集中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内涵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指导性很强,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和我省实际。过去的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济宁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全市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劳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希望济宁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报告强调进一步加大“转、调、创”力度。济宁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要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大企业、大项目、大园区,努力打造产业新优势。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找准方位突出特色,在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发挥重要作用。省第十次党代会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地区西部经济隆起带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对重点区域战略的丰富和深化。济宁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区位交通优越,是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希望济宁抓住机遇,认真研究,深入谋划,积极探索,努力打造鲁西南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在建设新的经济隆起带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强调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和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济宁市责任重大,也是难得的机遇。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抓好一批文化大项目,进一步增强齐鲁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陈民代表说,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部署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定位、展开的思路布局、突破的重点工作、采取的推进措施,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完全符合济宁实际。今年是我市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的落实年、突破年,要扭住发展不放松,真心实意惠民生,转变作风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翟鲁宁代表说,报告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理顺产学研合作体制,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制和人才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加大投入,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加强基础性研发平台、工程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载体。
 
 
  张业法代表说,报告提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建议合理吸取和发扬儒家文化精髓。济宁文化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建设文化强省至关重要。文化界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增强文化竞争力。
 
 
  董波、周生宏代表说,报告运用大量数字和事实说话,客观实在。建议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人才的引进、选拔、培养力度,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
 
 
  杨凤东、孙琪代表说,报告提出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和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倍感责任重大。要加快文化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白波、傅永聚代表说,省委、省政府和济宁历来重视高等教育,报告提出了促进内涵发展的要求。建议省里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信仰教育,高度重视省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
 
 
  李位民、张秀文、崔金声代表说,报告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企业要舍得投入研发资金,加大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建议加大对企业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于安玲、赵兴兰代表说,报告总结农业方面的工作成绩骄人。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无缝隙”监管机制。
 
 
  刘学东、孙晓斐、陈瑞涛代表说,听了报告信心满满。要加快提高城镇化率,大力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就业问题。
 
 
  李敬峰、颜世新代表说,山东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建议支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搞好粮食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李素真、王朝君、蒋海燕代表说,报告把民生保障工作作为重点。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支持力度,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现金收入,提高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障水平。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E_mail: sdrdxcc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