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十二届一次会议报告简报
简报二十七: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主线 谋划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时间:2013-01-28

 

   1月26日,日照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预算报告。

 
 
  李同道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符合山东实际,是一个求真务实、顺应民意、振奋人心的好报告,完全赞同这个报告。报告多处涉及日照,包括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四区三园"、革命老区扶持、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轻轨规划建设等等,充分体现了对日照的重视和支持。我们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落实的要求,把报告任务落到实处,全力办好日照的事情,努力把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富起来。一是把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加快安置区建设,抓好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精心谋划钢铁配套产业发展,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二是立足打基础、利长远,全力抓好日照机场、港口和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壮大临港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转、调、创",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四是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向村镇延伸、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完善交通设施,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五是切实抓好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和各项惠民措施的兑现落实,努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好的生活。
 
 
  周惠平代表说,通过五年来的努力,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发展协调性和普惠性也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现今后五年各项工作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报告就把握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利益增量与存量、政府与市场、体制改革与依法办事"四个关系",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政金融和行政体制等方面改革作了安排部署,抓住了改革创新的关键。推进各项改革都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切不可急功近利。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坚持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着力避免千城一面,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为科学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黄金华代表说,报告总结工作客观全面,谋划发展思路清晰,加强自身建设措施有力,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省人民的新期待,体现了打造责任政府、为民政府的诚意和决心。报告对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了重点部署,提出要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建好20个海洋特色产业园和高效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四区三园"、四大临港产业区、九大集中集约用海区发展,并强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全面启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为在新的起点上深入实施"蓝黄"战略描绘了新的蓝图。要实现这个蓝图,必须把体制机制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相关区域和行业联动合作,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整合政策资源,进一步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真正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于联华代表说,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要求,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要全力做好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的承办筹备工作,并借助这一平台,充分展示我省文化软实力,体现"好客山东"的良好形象。
 
 
  梁作堂代表说,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开工建设对于全省钢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应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论证,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标准、规范,从一开始就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戚素芬代表说,城镇化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运用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政策资源。建议进一步深化城镇化用地制度改革,适当扩大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的范围,并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土地流转促使农民变身"上班族",以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赵刚、张桂伟、叶成代表建议,要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核心,集中培育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统筹规划港口、公路、铁路、管线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把鲁南临港产业聚集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王洪彩、杜江涛、武玉亮代表说,全面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必须牢固树立全域发展理念,主动对接"蓝红金"战略机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培植一批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特色农村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蔡中堂、林鹤峰、马祖斌代表说,这几年来,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各级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破解要素制约,拓展发展空间,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扶持措施,集中财力,把握关键,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最需要、效益最高的环节,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丁宏利、张健、徐立峰代表分别就加大对"村村通"公路养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城镇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E_mail: sdrdxcc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