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菏泽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一致认为,报告立意高远,科学务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我省实际,大家对政府工作报告完全赞同。
国家森代表说,报告总结五年的工作实事求是、言简意赅,部署今后的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报告文风朴实、内涵丰富,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符合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符合山东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期盼。过去五年,全省经济发展迅速,去年全省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分别跨上了五万亿元、四千亿元、九百亿斤的台阶。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产比例更趋合理,“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发挥了重点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连续五年保持在5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连年双过百万。全民医保基本实现,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这五年也是菏泽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政策的推动下,菏泽积极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今后工作中,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来,持之以恒地抓好“转、调、创”。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统筹规划城镇布局,防止“土地城镇化”和千城一面的畸形发展。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
鲍志强代表说,报告对过去五年怎么看和未来五年怎么干,讲得凝练、透彻、到位,实事求是、鼓舞人心。面对宏观调控诸多严格要求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双重压力,我省仍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运行总体效益趋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4%,跨上四千亿元台阶,财政收入和GDP稳居全国前三位。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收入、服务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都有较大幅度提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加大,支持菏泽打造四省交界科学发展高地,争取临沂享受革命老区政策,聊城、菏泽、东平县享受中原经济区政策等,都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节能、减排工作均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改善民生实惠最多,民生投入加大,保障门类增加,覆盖面扩大,保障标准提高。报告对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奋力跨越”的提法,符合山东实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对菏泽而言,只能选择跨越发展。过去五年菏泽的发展成效显著,最根本的变化是菏泽人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我相信,在菏泽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菏泽未来五年将更加令人期待。
王随莲代表说,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粮食总产量分别跨上五万亿元、四千亿元和九百亿斤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报告符合十八大要求,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总结工作,扎扎实实部署工作。我对报告涉及到的民生保障方面体会最为深刻,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连续五年保持在50%以上,2012年达到56.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实现了全省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标准由2008年的政府出资每人15元提高到280元。公共卫生经费从无到有并逐步提高,达到每人30元。近年来,食品安全案件时有发生,为此省市县三级联动,设置了专门机构,加大了投入,并在公安部门组建了针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综合大队,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目前,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得益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希望菏泽要抢抓机遇,借助政策支持,尽早实现跨越发展。
赵润田代表说,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实事求是、催人奋进。提出的抓好中原经济区相关政策争取落实、规划建设鲁西地区新的经济隆起带使我倍感振奋,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五年来,菏泽同全省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就。GDP、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6倍、2.3倍和3.9倍,城乡居民收入均翻了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呈现出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目前,菏泽在省委省政府、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抢抓纳入中原经济区战略机遇,有高远的目标、良好的基础、团结干事的氛围和一整套管用的工作机制,我们一定能把菏泽发展得更好。
孙爱军代表说,报告充分体现了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增强了加快菏泽科学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这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对菏泽而言,要坚持围绕发展不动摇,狠抓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膨胀和重点园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加快科学发展。要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全力建设美丽菏泽,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要坚持改进作风不动摇,全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