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十二届一次会议报告简报
简报十三:求真务实 凝心聚力 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时间:2013-01-27

 

   1月25日下午,青岛代表团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 报告通篇体现了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必胜信心,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实事求是,提出的今后五年和2013年工作目标科学合理,措施有力,符合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山东实际。代表们一致赞同这个报告,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李群代表说,青岛市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把报告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到位。一是要有率先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以重点项目和各类载体建设为依托,推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实现蓝色跨越,着力抓好“一谷两区”的规划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争取在创新投入、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全域统筹步伐,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包括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完善城镇体系。二是要有攻坚克难的担当意识。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动力,把握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把握好利益增量与存量的关系,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握好体制改革与依法办事的关系,着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扶持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扩大引进外资规模;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要有务实为民的情怀。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目标。着力办好今年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强文化青岛建设,培育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好世园会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四是要有从严治政的决心。抓纪律,特别是抓好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抓作风,始终做到心里想着老百姓、不脱离老百姓,坚持不懈地把作风建设抓下去,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抓廉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查处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想、不敢、不能、不易腐败的机制。目前山东半岛城市之间产业雷同度高,尚未形成定位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布局,不利于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和半岛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建议参照国内外的经验做法,从更高层面上,对半岛区域产业布局、港口功能定位、城镇化推进、包括交通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建设,特别应出台支持青岛发挥龙头作用的具体政策措施,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地位。
 
 
  王文华代表说,今后五年,我省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美好。同时,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种种不利因素。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在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建议:第一,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从根本上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增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着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创造比以往更高的效益。第二,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经济领域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要把“蓝黄”发展战略打造成推进改革创新的平台,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都要在实施“蓝黄”发展战略中先行先试,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主权。第三,要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要抓住、用好这一轮全国城镇化的政策红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地落户,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移就业。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E_mail: sdrdxcc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