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代表工作,调动代表积极性?东营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大局,创新作为,坚持代表工作先行,“双联”工作、代表履职评价工作多点发力,开创了人大工作新局面。
从选民中来 到选民中去
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向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东营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双联”活动,将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编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视察调研,架起了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奏响了人大工作的新篇章。
代表小组活动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务的基本形式。广饶县稻庄镇现有各级人大代表111名,混合组编为4个代表小组,淄河店代表小组便是其中之一。根据村内实际情况,淄河店代表小组创新工作方式,推广“村民代表小组”,每10户村民为一组,全村26个小组各推荐一名“村民代表”,通过这名“村民代表”及时发现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民生问题,并第一时间反映给人大代表,方便群众的所想所盼得到及时反映解决。同时,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学习、视察、调研等活动后,人大代表都会通过“村民代表”向选民介绍情况,发挥人大代表的“代言人”作用,让群众在了解代表履职全貌的前提下,多提意见建议,行使当家做主的宝贵权利。
在淄河店代表小组,有一位1980年当选县人大代表,已在“代言人”岗位上连届履职37载的“老代表”——广饶县淄河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于爱莲。通过总结多年履职经验,她联合多名代表提议,在淄河店社区设立了民生调解中心,将联系选民的工作常态化,更好地倾听选民呼声。提到联系选民的工作,于爱莲代表介绍到,“过去一段时间,群众反映了很多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经过向县镇人大积极反映,目前已基本得到了解决。最近几位村民代表又集中反映了一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比如红绿灯夜间不亮、路口交通标志不完善等,我都已经向上级进行了反映,一有答复就会告知大家。”
选民接待活动催生“假日爱心学校”
在广饶县国安社区,有一所“假日爱心学校”,它的开办可以追溯到广饶街道第一代表小组今年4月份的一次选民接待活动。
县人大代表、国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巩红燕为推动这所特殊学校的开办做了大量工作,“我们社区居民多为企业职工,没有双休日,孩子的节假日托管是个大问题,有不少居民来向我们反映,希望社区能建一个托管场所。我们第一时间提了相关建议,积极协调,整合社区志愿服务教师、退休教师,办起了这个‘假日爱心学校’”。
除了在周末和寒暑假面向小学生开展课程辅导和才艺培训以外,学校还会组织国史教育、安全教育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程等,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学生托管的大难题。
“今年暑假有趣多了,”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5年级4班的张贺祺是国安社区“假日爱心学校”的一名学生,“从前,寒暑假不是写作业就是和朋友玩耍,不像现在,我可以学画画、学游泳,还有大学的退休老师给我们辅导作业,能学到很多东西。”
据了解,目前,国安社区“假日爱心学校”已成为广饶县多个社区解决学生托管问题的“样板工程”,基层人大把群众的建议意见转变为一个个议案建议,并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了地,维护了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生活在群众中间,能为他们办点实事,我们心里很高兴。”这是巩红燕代表的履职感言,也是东营市基层人大代表紧贴群众、为民代言的一个缩影。
履职好不好 “成绩单”见分晓
代表是否按时参加人代会并积极发言,是否主动联系选民,是否积极提出议案建议……东营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建立代表履职信息管理平台等,为代表履职开出“成绩单”,营造争当履职先锋的氛围,人大建设及代表工作都上了新台阶。
今年,垦利区永安镇便开展了以“一五一十话民生”为主题的人大代表述职、选民评议代表履职情况等一系列活动。作为“双联月”活动的重要部分,永安镇人大组织驻镇的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分别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召开述职大会,代表们围绕怎样开展业务学习、参与视察调研活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联系选民等情况向镇人大主席团部分成员和选民进行了详细述职。述职后,组织选民以现场口头评价和填写测评票的方式进行了评议。
永安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朱梅英就是述职人大代表的一员,“代表述职大会半年一次,大家都积极就履职工作的方方面面向选民做介绍,争当先锋模范,选民评价的结果当场就会公开反馈给代表,大伙儿的履职责任感都更强了,劲头都更足了。”
广饶县人大代表的“成绩单”则通过一个涵盖有全部210名县人大代表的履职信息系统开出。在系统内,代表职责被细化分解为出席县人代会、提出议案建议、参加代表活动、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等9方面16项,按分值量化,划分为ABC三类,由系统后台自动生成“成绩单”,代表履职情况一目了然,凭成绩议履职,进一步规范了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