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上旬,广饶县人大代表陆续拿到了上半年的履职“成绩单”。出席县人代会、提出议案和建议、参加代表活动、联系选民等9方面16项,按分值量化,定期通报,使代表履职好孬由“凭印象”变为“看成绩”,让代表不再是会上“举举手”,会后变成“潜水手”。
“东王路路口需要一个交通标志”“西水路口转盘车流量很大,经常发生事故,是不是考虑安装红绿灯?”……9月13日,在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淄河店代表小组活动室,记者看到村民徐新兴等人正在向县人大代表、淄河店村党支部书记于爱莲反映问题。据了解,于爱莲创新推出“村民代表小组”模式,以每10户村民为一组,全村26个小组各推荐一名“村民代表”,将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民生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反映。“过去是选民有事上门找代表,现在是代表主动找选民。” 淄河店村民徐召城告诉记者。
“2017年4月11日下午,走访王芳家庭,提出建议:孩子放假在家,待在家里总是看电视,玩电脑,希望社区能设立课业培训班……”记者看到在广饶街道国安社区代表小组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记录表”上,县人大代表巩红燕认真记录着社区群众的建议。“我们第一时间提了相关建议,积极协调,整合社区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等,办起了这个免费的‘假日爱心学校’。” 巩红燕表示。“有讲书法课的,有讲安全课的,也有讲音乐课的。” 82岁的书法老师张安信说,“确实是给社区居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也解决了学生托管的大难题。”
广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忠志认为,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浮在面上,而应该真正沉下去。如在代表联系选民方面,广饶县人大常委会明确规定,县、镇人大代表每人每年联系选民不少于10人,代表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活动。这就有了一个可量化的标准,避免了履职全靠自觉的问题,在常态化、长效化方面有了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人代会上代表是否认真审议发言、主动提出议案和建议,代表在闭会期间是否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过去没有统计对比和相应具体规定。”广饶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赵连江介绍,“从2013年开始,广饶县人大常委会实行履职评价制度,专门配套开发了‘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每年对县人大代表履职情况作出评价,成绩一目了然。”
据了解,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对代表日常履职情况进行分类评价。A类代表优先推荐为优秀县人大代表人选;连续三年评价为A类的代表,优先推荐为代表连任人选;连续两年评价为C类的代表,与其谈话并整改诫勉;连续三年评价为C类的代表,劝其辞去代表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