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集中采访 >> 2018年集中采访 >> 第一书记

【齐鲁网】山东省人大派驻第一书记宋丽军:“电动车书记” 是动力也是压力

作者:张煜晴 刘玉良   时间:2018-12-24

12月4日,齐鲁网记者跟随省人大新闻采访团来到了临沂费县费城街道凤山村,省人大派驻第一书记宋丽军就在这里驻村帮扶。入村一年来,从一名人生地不熟的第一书记,到稳步打开工作局面并初见成效的“凤山村人”,宋丽军经历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

据了解,凤山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临沂市费县县城城南,许家崖水库北岸。凤山村有368户,10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8户,431人。截止2018年底,经上级部门初步核算,凤山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现有23户56人为脱贫享受政策户。

用心用情办实事 他被成为“电动车书记”

两眼一抹黑,这是刚来到村子里时候宋丽军的感觉。“啥也不知道,更别说拿出脱贫思路和两年发展规划”。为了尽快了解村情村貌,了解凤山村贫困原因和党员群众的想法,宋丽军知道,他必须赶紧和村民老百姓打成一片。

从驻地到村里,3.8公里,不长不短,电动车自然成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入村访贫问苦,走访老党员、村干部、贫困户、致富能手,宋书记骑着电动车走过春秋冬夏,也走进了村民的心里。“宋书记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他就是我们的电动车书记”村里一位老党员告诉记者。

关注民生解难题 感受温暖树信心

“给我们村办实事”,这是村民对宋书记的评价。跑部门、谈项目、争取资金,驻村期间,宋书记争取行业扶贫资金234万元,主要投入在农田水利、道路出行、村里环境等方面,修蓄水池、铺自来水管网。“以前7块一方的水,现在只要1块钱”,村民个人打井抽水喝的情况成了历史。

“路也顺了、灯也亮了,还重修了村里的卫生室,看我们的文化墙,美术老师专门给画的,多漂亮!”村民们兴奋的告诉记者。就是在一点一滴的改变中,村美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气神也起来了。

输血还需造血 产业扶贫促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输血也要造血”宋书记深知这个道理,除了争取资金提升村容村貌,宋书记还争取产业扶贫资金161万余元,增强全村持续发展的造血能力,树立既有产业扶上马送一程、新培植产业良好开局的思路,扶持葡萄种植、网装袋加工、农家乐等特色产业,确保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凤山村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态初现。

村编织袋扶贫车间、凤山村乡村旅游产业、光伏发电项目、村葡萄产业园……村里的产业项目蓬勃发展起来,村民的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投稿邮箱: sdrdxcc2016@163.com  信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