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省人大媒体采访团来到省人大派驻第一书记宋丽军所在的费县费城街道凤山村,据了解,费县费城街道凤山村是省定贫困村,有368户,10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8户,431人。自2017年2月份到费县费城街道凤山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以来,宋丽军为凤山村争取财政及社会各界支持投入近400万余元,截止2018年底,经上级部门初步核算,凤山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现有23户56人为脱贫享受政策户。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中,凤山村党支部被上级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宋丽军抓好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继续推动“三会一课”制度化,结合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等专题为全体党员上党课,定期学习有关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的通报,时刻提醒大家遵章守纪,将纪律挺在前面,防患于未然。配合上级党委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3名“80后”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了活力,实现了村两委新老结合、以老带新、梯次搭配的良好工作结构。
“宋书记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他就是我们的电动车书记。”村里一位老党员告诉记者。宋丽军两年争取水利厅拨付农田小水利工程项目资金49万元,修建五个蓄水池,在里山湾水库内修建了两处饮用水净化过滤池,敷设了1500米自来水管网,村民自来水价格从最高7元降低到3.2元/m3,甚至1元/ m3,改变了过去多数村民集体或个人完全打井用电抽水吃的现状,大大减轻了村民负担,提高了饮水安全性。争取省交通厅“村村通” 工程项目资金70万元,硬化村间及村内道路2.9公里,实现了三个自然村道路全硬化。争取省财政 “一事一议”资金50万元、省水利移民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省林业厅绿化资金10万元,协调县执法局5万元捐赠,实施“亮灯工程”,架设15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亮化全覆盖,彻底改善全村照明条件。
据了解,宋丽军争取产业扶贫资金161万余元,增强全村持续发展的造血能力,树立既有产业扶上马送一程、新培植产业良好开局的思路,扶持葡萄种植、网装袋加工、农家乐等特色产业,确保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凤山村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态初现。2017、2018年两年省级专项扶贫资金120万元由街道整合投入到车间项目建设供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带来近10万元的收益;积极争取君发集团产业扶贫资金12万元,用于实施村编织袋扶贫车间2期扩大产能,再购置四台圆织机,可以增加年收益近万元;在邀请青岛大学地理旅游学院专家团队来村考察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争取了省旅发委2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在村内建设特色农家乐,按照年收益3%的要求,实现凤山村乡村旅游产业零的突破;争取省残联“扶贫助残项目”9.6万元资金支持。
当谈到当第一书记的感受时,宋丽军说,“‘电动车书记’既是动力也是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