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集中采访 >> 2018年集中采访 >> 第一书记

【本网】省人大派驻山后湾村第一书记刘世忠:山村脱贫攻坚的带头人

时间:2018-12-07

12月4日,省人大媒体采访团来到费县费城街道山后湾村,驱车沿着新修的环山路一路行驶,忙碌的扶贫车间、已经竣工的水利设施、幼儿园和卫生室、正在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依次映入眼帘,诉说着这个小山村的巨大变化。然而,一年多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村民上山无路,靠天吃饭,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村子破破烂烂。为何一个穷困落后的小山村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村民们都说:“这都是我们的刘书记带领大伙干出来的啊!”村民口中的刘书记,就是省人大机关派驻山后湾村任职的第一书记刘世忠。

山后湾村是许家崖水库库区移民村,共有337户1044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2户448口人,人均耕地0.4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和山地种植,贫困发生率高达43%,是典型的“空壳村”和省定重点扶贫村。刘世忠告诉记者,驻村之后,工作区和村干部首先给他抱来了“三捆柴”——为扶贫车间引进项目、协调建设文化广场、改造升级电网。尽管困难很大,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烧好这“三把火”。他多次找街道办事处沟通交流,在广场建设计划已经取消的情况下,最终得到支持,搬迁安置3户,建设8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一处。为了引进项目,他动员亲朋好友帮助联系相关企业,既邀请潍坊的制衣企业前来洽谈,又带领村干部到安丘考察,最终与安丘建海鞋帽服装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外贸棉拖加工项目。他起草了《关于山后湾村电网改造项目的申请报告》,并到国电费县发电有限公司沟通协调,电网改造及增容得以立项并顺利完成,彻底扭转了全村电力不足的问题。

这“三把火”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一下子打开了工作局面,刘世忠也因此赢得了全村党员干部的肯定和信任。村支部书记杨德祥恳切地说:“山后湾村有福气,摊上了一位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好书记。”

针对山后湾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的突出问题,刘世忠把修路和兴修水利排在了前面。在道路建设上,累计投入133万元,修建村内道路1.5公里,完成了2.4公里环山路的路基整修、硬化及护坡工作。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协调资金198万元,新建塘坝2个、蓄水池7个,铺设灌溉管网2000米,在9处沟渠铺设排水管道90节,新打机井3眼。面对2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刘世忠找当地政府寻求支持,并带领村干部到许家崖水库管理处、临商银行费县支行、街道社区等单位“化缘”。刘世忠告诉记者,任职第一书记以来,脸皮变厚了,也不怕丢人了。路修到了半山腰,村民开着三轮车一溜烟就上了山下了山,大大方便了生产生活。村民高兴地说,要不是刘书记天天盯着操心受累,咱几辈子也修不了这么好的路。尤其让村民们打心眼里高兴的是,水利项目的基本完成,彻底扭转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为培植壮大花椒产业,刘世忠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到泰安徂徕山农场考查并购买了3.1万棵优质花椒苗,将花椒栽植规模扩大到200亩。老党员蒋广云算了一笔帐,新栽的这批花椒一旦进入结果期,年收入保守说也有50万元,老百姓的腰包会越来越鼓。对于集体增收,刘世忠也有清晰的打算,投资120万元建设厂房对外出租,扶贫工作完成以后,村集体仅此一项每年就有10万元左右的收益。聊起扶贫车间,刘世忠满脸自豪。他说,棉拖加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年轻的可以操作缝纫机,年龄大的可以手工和包装,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目前车间运转良好,安置近40人就业,每月加工、包装外贸棉拖2万多双。75岁的王秀花大娘高兴地对记者说:“刘书记引来的这个活真是好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大伙一起干活开开心心还挣不少钱,我们这些老年人都记刘书记的好。”

刘世忠告诉记者,党建工作是农村工作的牛鼻子,要常抓不懈,但不是读读资料、抄抄笔记,而是在工作中抓党建、通过抓党建促进工作开展。第一书记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及担当精神,就是鲜活的党建教材,做好自己方能引导带动别人。回望面貌一新的山后湾村,党员干部的信任支持、村民的依赖厚爱、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未来可期的美好前景,都让刘世忠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方热土,他动情地说:汗水撒处是故乡。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投稿邮箱: sdrdxcc2016@163.com  信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