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齐鲁网记者随省人大新闻媒体采访团来到了济宁市。在济宁市任城区记者看到,沿街停放的自行车、电动车整齐划一的停在规定区域内,没有乱停放现象。
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软肋”和“顽疾”。据了解,一段时期以来,济宁市城管局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依据《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研究制定《济宁市城区公共区域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技术导则》,“一城五区”城市管理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探索“物防、人防加技防”的“三位一体”非机动车治理体系,综合施治,破解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难题。
强化“三防”措施 设置停放区域
在物防方面,城区共安装隔离护栏102039米,设置阻车桩9634个,施划停车线103491米,喷绿312300平方米,协调社会资源建设(设置)停车场105处;在人防方面,申请市容管理员公益岗位,专职解决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劝导和规范;在技防方面,加强与数字化中心协调联动,实现动态信息实时共享。
注重舆论宣传 引导文明停放
利用各种形式加强《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定期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平台做好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宣传工作。积极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执法活动的同时,制作和发放《关于规范城区非机动车停放的温馨提示》、《城区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告知书》等宣传材料22600余份,引导市民群众文明行车、规范停车。同时,督促共享单车企业在单车运行APP增加文明骑行和规范停放的提示,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抓实巡查管理 确保停放有序
在医院、车站、市场、商圈、学校、公园绿地等重点部位和区域,执法大队加大巡查频次,及时查处各类非机动车擅自占用城市道路、交通枢纽、公园绿地等公共区域投放、停放行为。高峰时段安排开展定时定点错时管理,引导、纠正市民将非机动车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内,确保停放秩序。
约谈单车企业 督促规范运营
按照《共享单车考核管理办法》定期约谈共享单车运营公司,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切实解决方案,加大投入力度,采取缩减单车总量、增加运维人员、设置电子围栏(禁停区)、高峰热点重点管控、强化考核管理等措施加强城区共享单车秩序管理。
加大处罚力度 严查违停车辆
各执法大队依据《济宁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城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执法力度。目前,已规范主干道各类非机动车停放105000余辆(次),集中存放(处罚)占压城市道路、乱停乱放各类非机动车(共享单车)13000余辆(次)。
通过综合治理,市民文明停放意识有了较大提升。目前,绝大部分市民群众都能自觉地将非机动车在停车区规范停放,各行其道、朝向一致,体现城市文明程度,俨然一道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