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集中采访 >> 2019年集中采访 >> 地方立法工作

【大众网】“严禁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新规实施近1年 德州这所中学的老师称底气足了

作者:程天浩   时间:2019-10-09

在山东省德州市,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大代表小组,这个小组全部由来自教育系统的省、市人大代表组成,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职业类代表小组,它就是德州市省、市人大代表教育专业小组。多年来,德州市省、市人大代表教育专业小组提出的9件议案,全部被作为议案办理,尤其是《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已于2018年9月21日审议通过,并于当年11月颁布实施。1年过去了,记者走访德州中小学校发现,《条例》的实施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条例》是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立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同时,《条例》还规定,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校还应该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记者来到德州市第九中学(下称“德州九中”)时,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刚刚结束,操场上有3个班级正在上体育课。2017级28班的陈庆亮告诉记者,加强体育锻炼后,他明显感觉到身边同学身体素质的提高。在此之前,不少同学很难跑下800米全程,但现在,28班的所有同学已经都可以轻松跑完全程。除了日常体育锻炼,德州九中还专门增设了柔力球、校园啦啦操、乒乓球,甚至射击等课程。

无论对学校老师,还是家长而言,孩子带不带手机进学校,一直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对此,该《条例》给出明确规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德州九中副校长夏建敏表示,由于发现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危害大,在这个《条例》实施之前,学校就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缺乏法律依据做支撑,虽然大多数学生、家长是理解的,难免有个别学生、家长提出质疑,老师也不好解释。

另外,由于手机属于私人财产,老师没收后直到交给家长,中间还有很长时间的保管责任。没有明文规定,管理起来缺乏依据,老师们也没有底气。夏建敏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老师将学生手机没收后丢失,这位老师赶忙去买了部新手机还给了学生家长,生怕家长说什么。但该《条例》做出了明文规定,让老师的管理有依据、合法化,底气也足了。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投稿邮箱: sdrdxcc2016@163.com  信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