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市禹城市,有一条境内最长的河流——徒骇河。然而这条河却成为沿岸村民长期以来的一块心病,原来徒骇河的右岸几十年来一直是3米左右宽的土路,年久失修,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不过记者探访发现,如今这条土路已经变身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为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原来,今年年初禹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徒骇河两侧堤顶路工程项目经代表民生票决通过,共投资1685万元,修建全长9862米的柏油路,于今年6月底竣工。禹城市水利局党组成员王建军还告诉记者,为保证交通安全,建设中还增加了道路限宽、限高及涵闸段道路护栏、村庄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2018年初,禹城市委出台了《关于推行重大民生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在市乡两级全面推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就是政府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同级党委研究后,按法定程序向人大提出建议,经同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以投票表决方式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
徒骇河堤顶路工程完工后,看着新修的柏油路,徒骇河沿岸6个村的村民高兴的同时,又有些遗憾。原来,尽管休整了这条主干路,堤顶路通往村庄的连接路却不在该工程范围内,依然是坑坑洼洼,行走很不便。村民非常期盼能将村内道路与堤顶路硬化连接起来。
禹城市市中街道柴立静、十里望回族镇韩红等人大代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名提出“关于修建临近村连接徒骇河堤顶路的路”的建议。禹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建议转交市政府,市政府立即进行了交办。很快,连接路也进行了施工,投资56.3米,全长691米的8条柏油路完成施工后,成功连接起6个村庄,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从主干路到连接路,人大代表的身影一直活跃在其中。除了徒骇河两侧堤顶路工程项目外,城区学习大班额化解、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无害化卫厕改造等115个民生实事项目均正在或已经完成,极大程度上造福了一方群众。“这项创新性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机制。”禹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