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集中采访 >> 2019年集中采访 >> 人大工作建设

【大众网】禹城人大代表用一条柏油路“连通”6个村子

作者:程天浩   时间:2019-10-09

2019年年初,禹城市人代会上通过代表票决产生了徒骇河两侧堤顶路工程的民生项目,几十年的土路终于变成了柏油路,沿线6个村子里的路面早在多年前就修成了水泥路,但村子与堤顶路的连通路却仍是土路,8条几十米的连通土路成了村里人“最后的遗憾”。

徒骇河的右岸几十年来一直是土路,坑坑洼洼,尤其是下雨天,村民压根没法走,只有3米的路宽,一旦有对向来车也很难会车,禹城市水利局党组成员王建军对记者说,左岸虽然在2003年铺成了沥青路,但也早已年久失修。人大代表反映后,产生了徒骇河两侧堤顶路工程的民生项目,今年7月底,在徒骇河的左岸修起了长5.8公里、宽6米的柏油路,右岸也修成了长4米、宽7米的柏油路。

虽然堤顶路这条大路修好了,但从村里到堤顶路仍有一段几十米的土路,人大代表柴立静在之后的联系走访群众时,听到了村民的关于修“最后一里路”的声音。之后,柴立静联名其他代表提出了“关于修建临近村连接徒骇河堤顶路”的建议。很快,由禹城市水利局自筹资金57万元,仅用了两周时间,就将8条到村连接土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真正用一条堤顶路“连通”了6个村子。

在杨庄生活了50多年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在修路之前,由于在堤顶路上一走就“尘土飞杨”,所以大家都走村口的水泥路。如今,大路修好了,特别是从堤顶路到村里的水泥路也修好了,现在,除非开车还会走村口那条老路,大多时候都走堤顶路了。这8条水泥路的修成,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里路”的问题,村民们“最后的遗憾”也变成了幸福生活的开启。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投稿邮箱: sdrdxcc2016@163.com  信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