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亮点报道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山东篇章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山东)综述

来源:《山东人大工作》杂志  时间:2024-08-19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山东始终牢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流域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省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扎实做好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6月23日至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在山东开展。活动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黄河保护法全面实施”为主题,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家中央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省级主要媒体参与。

深入济南、东营、德州、菏泽4市9县(区),行程2200余公里……采访团将笔端镜头对准我省沿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报道我省在推进黄河保护法实施、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采访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耕地上生机盎然,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搭建的“人工巢”里安家落户,平移式喷灌机等智能化机械让种地更轻松,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生态果蔬采摘园、“共富工坊”帮助滩区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在这里,采访团见证了一幕幕生态之变、产业之变、生活之变。

河润齐鲁气象新。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提出的“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要指示,采访团推出了一系列的有思想、有价值、有品味的综合报道、专题报道、深度报道。

——彰显“大主题”。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黄河流域农业发展、黄河文化传承等“小切口”入手,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主题,人民日报推出了《黄河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新华社推出《大河之洲的生态跃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发《山东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传播“加速度”。采访团中的多位记者专门从事人大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报道工作,良好的发稿节奏、优秀的稿件质量提升了报道效果。《济南跨黄桥隧:环保与交通共融的新地标》《黄河三角洲鸟类种数翻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纵横结合”:山东生态补偿机制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中国日报先后推出的系列稿件,以独特视角见证我省生态保护的新成效。

——汇聚“强声量”。参加活动的各类媒体紧密结合、多管齐下,进一步提升了宣传活动的传播力影响力。中国日报刊发《埃及农机专家在山东: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需要国际合作》的外文稿件,对外讲述埃及农机专家在中国参与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故事。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大众新闻、闪电新闻等省级媒体也利用各自传播优势刊发各类优质稿件,汇聚传统媒体新媒体、央媒省媒合力。


济南黄河凤凰大桥附近生态廊道风景优美。(徐舟/摄)

报道内容: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大河之美,具象了。”湿地和滩涂深浅交织,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走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社摄影部记者发出了感叹。作为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这里还被称为“鸟类国际机场”,记者们纷纷抬起镜头,捕捉鸟儿们展翅飞翔的瞬间。

生态之美离不开法治护航。3月27日,《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为我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此前,针对黄河下游山东段的特点,把黄河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省人大常委会还批准通过了济南等沿黄九市以“黄河水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九市立法围绕黄河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进行协同立法,围绕同一主题,但内容不完全相同,各地可以根据特色进行重点立法,解决问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徐金妹对记者们说。

黄河生态城人民法庭是山东省首个以“黄河生态”命名、带独立编制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法庭。采访团来到这里时,一场关于非法买卖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石山苏铁的庭审正在进行。黄河生态城法庭深入贯彻黄河保护法、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的尝试,引起中国环境报、人民法院报和大众日报记者们的关注,他们先后撰写了《法槌铿锵,母亲河边的一座专业法庭》《黄河生态城法庭:敲响保护黄河的“司法之槌”》《山东以法为盾,护黄河入海》等报道。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每逢黄河枯水期,就跟着大人一起到离村庄很远的地方去担水吃,用半盆水先洗脸后洗脚,再留着喂鸡喂鸭。从那时起,我是多么盼望黄河不再断流,并在心里默默立志,要为黄河做点什么。”出生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长大,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的讲述令采访团记忆深刻。《7年时间30余条相关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的黄河情》《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与黄河的不解之缘》……一篇篇稿件、一行行文字记录下了张金海的护河故事。

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是“必答题”。看到通过自动化、绿色化、智能化农业管理,建设高水平“齐鲁粮仓”的典型做法后,中国日报刊发《智慧助减损科技保增产:济南起步区打造现代化农业新示范》;目睹黄河水浇灌的牡丹花成了“致富花”,经济日报刊发《奏响黄河保护与发展“交响曲”》生动讲述滩区百姓发展产业、实现增收的幸福故事。

水脉牵系着血脉、文脉,滔滔黄河孕育了齐鲁大地厚重的精神底色。经过取泥、摔泥、醒放、塑形、上色等10多道工序,一件泥塑从黄河胶泥最终“出炉”,修筑黄河大堤的老河工形象栩栩如生;用“阳剪”表现水流,用“阴剪”表现两岸景观,剪纸作品《黄河情》展现出黄河万里奔腾的恢弘气势。随着这些非遗作品进入相机取景器,它们背后承载的黄河文化与情怀也在采访团的笔端和指尖传递。


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草木繁茂、生机勃勃。(周广学/摄)


德州市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一角。(资料图片)


菏泽市黄河滩区迁建工程。(资料图片)

宣传效果:展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山东担当

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从1993年举办至今,是我国生态环保法治宣传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的重要品牌。此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采访路线长、点多、面广、地域跨度大,从线路设计到提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省人大常委会精心细致组织,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展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山东担当。

九曲黄河,在菏泽入鲁,由东营入海。从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到位于东营市垦利区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从坐落于齐河县的黄河国际生态城,到作为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的长兴集乡兴东新村……采访团走过了黄河入鲁、黄河沿岸城市群、黄河入海等相关地市的19个实地采访点;采访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生物多样性、黄河文化传承等;采访对象涵盖了有关领域专家学者,熟悉业务、了解政策的有关单位同志,长期关注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的人大代表以及基层一线工作人员。

直播、图文、音视频、H5、Vlog——借助新技术和新平台,此次宣传活动还实现了网上“出圈”。新华社客户端刊发《菏泽,守护黄河文化的乡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解析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南方都市报N视频播发《融戏文纸扎等技艺,非遗作品〈黄河谣〉》,介绍了由100多名中小学生在寒假期间共同制作、以黄河流域内民间歌谣为载体的大型非遗作品,引来热议点赞;农视网播发《中华环保世纪行Vlog:黄河岸边地里那些事儿》,用内容有料、制作精良、可视性强的报道方式,记录下采访团在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和新京报、澎湃新闻等都市类媒体共刊播各类稿件83篇(条),省直主要媒体同步推出20篇(条),全网总传播量超过9800万次……炎炎夏日里,每一篇稿件、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标点,都是采访团用笔迹讲述“黄河故事”山东篇章的汗水与感动。

黄河滩上幸福长。几天的时间里,一路倾听,一路记录,采访团切实感受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黄河保护法的全面实施,守护黄河安澜的法治力量更加有力,大河之洲实现了生态跃变,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有了支撑,两岸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编:王晶 徐榕悦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投稿邮箱: sdrdxcc2016@163.com  信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