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山东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作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同日下午,出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在各自住地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一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意义非凡;新的征程,未来可期。代表们壮志满怀:要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紧贴人民群众的所愿所盼,履法定之职、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良法善治引领美好生活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10件,修改法规9件,批准设区的市报批的法规、决定52件,交出了一张立法工作的亮眼答卷。
“立法工作机制更完善、立法形式更丰富、立法工作更‘接地气’。”这是省人大代表,枣庄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山东齐鲁(枣庄)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秦元洙对报告中立法工作的感受。“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是我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建议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实现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秦元洙说。
报告指出,改进开门立法方式,组织立法调研论证活动20余次,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家庭教育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递业促进等立法听证会,认真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更好凝聚立法共识。
“院前急救事关群众生命安全,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省人大代表、菏泽市东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仪爱文表示,“《山东省院前急救条例》的出台积极回应了群众关切,并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声音,尤其是充分征求老年人群体意见,让法规条文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贴民心。”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明确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指导重点,有利于多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省人大代表,昌乐二中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思想政治教师滕玉香说。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在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省人大代表、郓城县百蔬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高级农艺师刘强对去年修订的《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连连点赞,“今年我提交的7条建议中有2条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通过地方性法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能更好推动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监管,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着力提高立法质效,努力让立法工作每个环节都成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生动实践,让每一件法规都汇聚民智、载满民意。
依法监督为发展赋能蓄力
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6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6次、专题询问1次、专题调研13项,接受报备并审查规范性文件62件。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用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监督工作实绩,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重承诺掷地有声。
报告指出,围绕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听取审议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选定科技成果转化、能源绿色转型等16个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询问,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省人大代表、菏泽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佳玲说:“‘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农业的底色,也是我建议中的关键词。我希望大力推广有机肥使用,让绿色农业释放‘澎湃动能’,助力山东农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对此,省人大代表,山东衡正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致公党临沂总支副主委张星卫表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专利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建议细化和完善专利制度,促进专利的转化应用,助推科技创造力加速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新活力。”
开展提高行政执法质效、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情况的调研,助力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我建议,应当推进包容审慎的监管执法落实落地,用‘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助推营商环境改善,让企业发展更加安心、更有信心。”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董士慧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开展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做好守护学生健康的“必答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省人大代表、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体育教师张红岗说。立足本职工作,他建议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跳绳运动,让更多孩子领悟体育魅力、享受运动乐趣,推动青少年体育素养稳步提高,为健康山东、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对八大类特种设备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拧紧特种设备“安全阀”,守牢公共安全底线;听取审议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督促加快无障碍环境标准化建设,托起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稳稳的幸福”;组织检查风景名胜区条例实施情况,督促支持有关方面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为群众守护绿水青山间的“诗意栖居地”……一项项监督举措刷亮了群众美好生活质感,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代表们纷纷表示,省人大常委会紧扣事关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落实,确保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高、幸福感更充实。
代表履职紧贴民心所向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640余人次,邀请熟悉相关工作的代表400余人次参加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
指导各地进一步建好用好7500多个代表联络站,支持代表通过联络站、专业小组等平台常态化联系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举办2期省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服务317名代表参加集中学习,实现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代表小组召集人及联络员履职学习全覆盖;
……
“成果丰硕,成绩突出。”省人大代表、聊城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杜鹃对常委会工作竖起了大拇指,“报告中的数字和实例,让我感受到省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脚步越走越近,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心声越贴越紧,彰显了代表工作的为民情怀。”
调查研究往深里走,意见建议才能提得实。报告指出,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直接组织或委托组织代表专题调研、视察39次。
省人大代表、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副经理王玉华说,“参加‘粮食安全’专题调研的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在田间地头,看土地翻耕、作物收获,在工厂看大豆、玉米经过深加工演化成各种产品,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了新体会,帮助我提出更加精准务实的建议,助力“齐鲁粮仓”更加充实、成色更足。”
“在文旅融合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我在调研中一直思考的问题。”谈及去年参加专题调研的感受,省人大代表,鄄城县红船镇韩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万国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以磅礴的文旅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代表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1020件建议、闭会期间提出的63件建议,交由承办单位办理并答复代表;确定的36件重点督办建议,由相关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建议所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省人大常委会既重答复,更重落实,确保每一件建议都办出质量、办出效益。
省人大代表,青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物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致公党青岛市委副主委王乙潜去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建议,被确定为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针对他关注的这个问题,省科技厅会同省国资委、省人社厅对代表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表示将全力推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与项目评审、机构评估改革协同推进,赋予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权。
“去年我提交了推广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的相关建议,得到了省住建厅的积极回应,济南市也做了一个方便群众监督的小程序。”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党委书记刘云香表示,今年她将继续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带动更多社区认可和引入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物业服务。
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省人大常委会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聚焦常委会的重点任务,致力于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并不断强化代表工作的能力建设,在代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书写了代表工作的高质量答卷。
同心筑梦新征程,勇毅前行向未来。代表们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倾听民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责编:王晶 徐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