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群众 数字赋能 海洋特色
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群众智慧搭上国家立法“直通车”
基于自己和周边人的生活体验对某方面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最终在最高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中得以体现,是种什么体验?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双珠路社区70岁的居民秦四海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我提出的意见建议能被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采纳,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开花的生动体现!”秦四海在古稀之年收获这一宝贵的人生体验,得益于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21年7月21日,青岛市黄岛区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我省首家、国家级新区唯一一家基层立法联系点。自设立以来,黄岛区人大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体制机制,搭建起极具黄岛特色的国家立法“直通车”。
根植群众,民意直达最高立法机关
秦四海是一名退休教师,长期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2022年11月,他参加了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双珠路社区信息采集点开展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会上,他就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社会服务和监督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之后,秦四海应邀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意见征询视频座谈会。“从社区到区再到全国层面,我前前后后参加了五次法律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立法机关能这样一次次走近基层群众,倾听我们的心声和呼声,让我特别感动。”秦四海说。
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波介绍,近年来,黄岛区人大构建起了“区—镇街—社区(村)”三级网络体系,推动立法工作向基层延伸。区级层面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基层立法联系服务中心,搭建23个镇街活动站和75个社区信息采集点、76 个立法联系单位,配备 320余名立法联络员和信息采集员,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全覆盖的工作网络。
“小马扎楼前一摆,走过路过的群众围坐一圈,大家对法律草案各抒己见,我们一一记录,原汁原味上报。‘马扎’议事会已经成为我们社区征集立法建议的线下平台。”双珠路社区党委书记、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员张英表示,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不仅要做尊法守法的公民,更要为立法建言献策,“在秦四海老师经历的影响下,社区居民参与立法的热情越发高涨了。”
数字赋能,群众参与立法“全时空”“零距离”
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讲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征求意见的过程时说:“千言万语从千家万户中来,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最高立法机关,并得到高度重视、 认真研究和吸收采纳。 ” 他也讲到了秦四海的故事。
“千言万语”如何从“千家万户”中来?除了传统的线下采集模式,黄岛区人大深化数字赋能,让立法联系工作充满“科技感”。
日前,记者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峨眉山路社区、灵山卫街道星光岛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采访时,留意到站内显著位置都贴有“导航进站、智链万家”二维码。扫码进去,可在地图上纵览全区各立法联系活动站、立法信息采集点,还可点击查看各站点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以及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原文。据介绍,“导航进站、智链万家”代表与群众互动系统是黄岛区人大打造的集立法联系、代表履职、普法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平台,通过“黄岛人大”微信公众号也能直接进入。该系统自去年上线以来,点击量超过 10 万人次。
“想到了好的意见建议,可以直接到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反映,也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提交,特别方便。”星光岛社区居民臧晓强对记者说。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公开征集意见期间,通过“导航进站、智链万家”系统提出了“增强‘以海为家’理念,保护海洋环境从娃娃抓起”的意见建议。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打字、不方便写字的群众如何参与立法?为扩大联系点征询意见范围,黄岛区人大在东西城区人群密集区域打造了两处活动中心和法治文化广场,配备“小法”机器人、“民意直通车”、“法治说吧”、法治直播间等设施,群众可通过说、写、电脑录入等多样化方式参与国家立法。
截至目前,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已累计完成海洋环境保护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青岛市停车场条例等28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询任务,上报立法建议842条,已出台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有40条建议被采纳。
海洋特色,将发展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立法智慧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包括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309公里,肩负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国家使命。“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各省区市设立的立法联系点中,拥有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大、海洋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海洋特色,是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二处处长,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挂职)陈亦超说。
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在薛家岛、灵山卫、隐珠等13个沿海镇、街道组织热心“岛主”召开“立法议事会”等多种形式,邀请海洋牧场企业代表、渔民、船主、海事律师、景区管理员等群众参加,为海洋环境保护贡献立法智慧。该联系点提出的增加列举海藻场和海草床、健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制度、推进本法的域外适用等多条意见建议,已体现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中。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突出海洋特色,对全区海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法律人才以及海洋相关产业做一个全面摸底,建立海洋人才库和涉海企业清单,在涉海企业中增设立法信息采集点,更好地把这些企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做法原汁原味地反映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转化为国家的立法智慧。”陈亦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