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波介绍抓好全省工业经济的工作安排。
张海波表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23年,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继续走在工业大省前列。从质上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50%,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茅。今年,山东将坚持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不动摇,加力扛牢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打牢头号工程的“四根支柱”。 建强统筹指挥体系。采取务实措施,持续做强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工业运行指挥部等,确保更好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认真总结拓展在全国较早实施“链长制”的有益经验,切实建好用好制造强省建设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 建强工作推进体系。今年初步谋划了“十大行动”,着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聚焦六大传统产业,“一业一策”细化制定改造提升方案,优化事后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支持方式。将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巩固提升汽车、高端化工、智能家电、工业母机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将实施数实融合赋能行动,扎实推进“工赋山东”“工赋百景”,分层次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5G工厂等。 建强政策法规体系。今年,将在抓好既有政策落地见效基础上,积极谋划推出新的政策措施。目前正联合有关部门,研究推动企业升规纳统激励政策,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0家以上。同时,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今年将启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立法进程,不断为头号工程筑牢法治屏障。建强支撑保障体系。今年将继续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围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以更大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领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将谋划实施“一月一链”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持续健全企业应急转贷服务体系,力争全年为7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转续贷1500亿元以上。将积极发展一批数据模型和数据算法领域重点数厂数商,大力培育“晨星工厂”和“产业大脑”,着力增强工业大数据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力,切实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新成效、为建设现代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王晶 徐榕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