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芳: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日期:2024-10-24 作者:杨海滨   来源:《山东人大工作》杂志  

“代表就是为群众说话办事儿,能为大家服务就很高兴。”70年前,刚刚当选山东省第一届人大代表的郑西芳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郑西芳之所以能够被选为省第一届人大代表,正是因为她在工作生活中不忘大家、积极奉献的精神和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新中国刚成立时,“那时候的农村,思想还很封建,大闺女、小媳妇一般都不参加集体劳动,都在家看孩子、做饭。”郑西芳说,“我就发动姊妹们跟我一起劳动,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由于表现突出,1952年,年仅20岁的郑西芳被选为临沭县韩家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从1951年到1953年,郑西芳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县里奖励给郑西芳一头大黄牛,她没往家里牵,转手就捐给了合作社。

1954年,郑西芳当选为临沭县第一届人大代表。同年7月8日至12日,临沭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夏庄召开,时年22岁的郑西芳当选为山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年8月17日,郑西芳抱着10个月大的女儿到济南参加省人代会。“那个时候,像我一样情况的妇女代表有不少,到了济南之后,组织上的人照料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去参加大会、分组讨论。”时至今日,郑西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心里还是满怀感激,“开完会之后再把孩子给我们送回来,解决了妇女代表的后顾之忧,组织上想得非常周到。”

山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山东省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77名代表。“当时在场的当选代表登上主席台,全会场的人都起立鼓掌,台上台下一片欢腾。”郑西芳回忆当年参会时的盛况。

1956年3月,临沭县被撤销(1961年8月,恢复临沭县),郑西芳所在的青云镇并入莒南县。从青云镇到莒南县城驻地,约有50多里地的路程,每次县里召开人代会,郑西芳都会带上干粮,天不亮就出发。“那时候庄稼地头的小路没有灯,都是借着月光看路。”郑西芳回忆道,“一个人赶夜路的时候就是跑啊,为了赶时间,也是有点害怕。”

由于时代久远,许多细节郑西芳已经记不清,但对一件事情印象却很深刻,如今谈起来还是很激动。

有一年,郑西芳背着女儿到县里参加人代会,正好赶上下大雪,天黑路滑,急得她满头大汗,也走了不少冤枉路。“那个时候是真着急,看不清方向,白茫茫的一片。大风刮着雪花拍在脸上生疼,深一脚浅一脚,磕磕绊绊赶路。”郑西芳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幸运,没有冻坏孩子,也没耽误开会。”

就这样年复一年,郑西芳一次次奔跑在田野上,始终履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那条小路,那个雪夜,见证了她的坚定与执着……

如今,郑西芳老人住在临沭县城,和她的儿子生活。在家中的全家福照片前,郑西芳一一向记者介绍:“我有四个子女,这是我的独孙,这是两个重孙,四世同堂啦!”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郑西芳说,“我一直教育孩子们,不要忘本,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责编:王娜娜 徐榕悦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鲁ICP备05034806号办公厅
最佳效果: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16Bit颜色、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投稿邮箱: sdrdxcc2016@163.com